拼音 | fēn zǐ lì | 注音 | ㄈㄣˋ ㄗˇ ㄌㄧˋ |
首字母 | fzl | 词性 | 名词 |
近义词 | 分子间力、分子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的引力 | ||
反义词 | 无 | ||
基本解释 | 存在于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当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米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平衡;当距离小于(或大于)10-10米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或减小),但斥力增大(或减小)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或引力);当分子间距离超过10-9~10-8米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通常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除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分子力均可不计。 |
分子力(molecular force),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二分子相距较远时,主要表现为吸引力,这种力主要来源于一个分子被另一个分子随时间迅速变化的电偶极矩所极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当二分子非常接近时,则排斥力成为主要的,这是由于各分子的外层电子云开始重叠而产生的排斥作用。
实验表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各为50立方厘米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立方厘米;高温下碳原子可渗透到钢制表面。这些都说明都说明分子和原子之间仍保留一定距离。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